最近,我读完了匈牙利作家卡·米克沙特创作于1900年的长篇小说《奇婚记》。该书由朱微明、肖中依据苏联1953年俄译本转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共32万字。
书中描写了青年亚诺什和比罗什卡这对恋人在婚姻中的不幸遭遇和命运。他们的爱感天动地,是一曲凄美的绝唱,可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媲美,让人唏嘘长叹。
大学生亚诺什和西格利用春假到邻省鲍尔诺茨城去游玩。路过奥拉斯辽斯克村,他们被邀请到裘里男爵的城堡作客,结识了裘里的女儿马丽亚。裘里是县长,他过去是军人,几乎在军队里待了一辈子,做过很多缺德的事情,靠搜刮民脂民膏发财。马丽亚和她的家庭教师苏青卡神父发生暧昧关系,怀了孕,这在贵族家庭中是见不得人的丑事。裘里为了掩盖女儿的丑行,在两位大学生再次路过时,用卑鄙手段,强迫亚诺什和马丽亚举行婚礼,演出了一幕拉郎配的“奇婚”闹剧。
亚诺什本来已经有心上人比罗什卡,并已经举行了订婚仪式。在他从裘里家逃离后的第二天,亚诺什开始了漫长的上诉维权之路。根据当时的法律,亚诺什在没有解除和马丽亚的婚姻之前,是不能和心上人比罗什卡成婚的。为此,亚诺什向教会法庭提出控告,宣告他和马丽亚的婚姻无效。这件丑事发生在贵族和乡村教士之间,一旦暴露出来,就会危及贵族和教会的声誉和统治。尽管证据齐全,教会却和贵族勾结在一起,千方百计地掩盖。经过长达十几年断断续续的审判,教会法庭、主教法庭、教皇法庭都宣判了亚诺什和马丽亚的婚姻有效。这样,亚诺什和比罗什卡这对有情人只能劳燕分飞。
小说的结尾,亚诺什受到巨大的打击,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沉溺于玩乐赌博之中,花尽家财,最后因心脏病发作,死在了异国。在安葬完亚诺什后的第二年春天,女主人公比罗什卡卖掉了自己的庄园,离开了伤心地,没有人知道她去向何方。这就是《奇婚记》的结尾,给人以悲凉的意味。
在卡·米克沙特笔下,那场轰动佩斯城的婚礼犹如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划开了十九世纪匈牙利社会的华丽锦袍。这场以讹诈为开端、以利益为纽带的婚姻交易,在作家辛辣的讽刺笔触下,显露出比小说本身更具戏剧性的现实寓言本质。正如书中所写:“在亚诺什长眠的地方,四周万籁无声,没有森林,也听不到森林的吼叫声,只能听到青蛙在附近的水洼里叫道:神父统治着!神父统治着!”
(作者系西山煤电文联退休职工)